成都雙流小學四年級作文課外補習有哪些 _戴氏小學補習班
◆您現(xiàn)在正在閱讀的《銳角和鈍角》教學設計及反思文章內容由收集!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!《銳角和鈍角》教學設計及反思【教學內容】第三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《銳角和鈍角》。【教學目標】1.讓學生能在直角的基礎上辨認銳角和鈍角,能用自己的語言準確地描述銳角和鈍角的特征。2.經歷觀察、比較、操作等數(shù)學活動,培養(yǎng)學生的觀察能力、實踐能力、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,進一步建立空間觀念,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。3....
,戴氏教育小學文化課補習
戴氏教育小學文化課補習培訓,成都小學文化課補習上百校區(qū),就近咨詢,專屬定制學習提升方案
◆您現(xiàn)在正在閱讀的北師大版《萬以內數(shù)的連加》教學設計文章內容由收集!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!北師大版《萬以內數(shù)的連加》教學設計教學目標:
知識目標:結合具體情境,發(fā)展估算能力,探索連加的計算方法,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。
能力目標:發(fā)展從表格中獲取信息,提出問題的能力。
情感目標:運用連加等有關知識,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,體驗數(shù)學與生活的密切聯(lián)系。
教學重點:探索萬以內數(shù)連加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。
教學難點:運用連加等有關知識,正確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。
教學用具:算式卡片、實物投影等
教學過程:
一、復習舊知
1、我會說
2、口算練習
3、豎式計算
二、探究新知
1、創(chuàng)設情境,出示統(tǒng)計表
2、獲取信息,提出數(shù)學問題
3、列出算式并估算結果
4、小組合作,討論算法
5、匯報交流
6、反饋練習,獨立計算
三、鞏固練習
1、填空
2、森林醫(yī)生
3、豎式計算
四、聯(lián)系生活,實踐應用
五、全課小結
這節(jié)課你學到了什么?
板書設計:
萬以內數(shù)的連加
118 104 95=317(個)
估算:120 100 100=320(個)
計算:豎式 脫式:
1 1 8 118 104 95
1 0 4 = 222 95
9 5 = 317
3 1 7
答:一共跳了317個。
【北師大版《萬以內數(shù)的連加》教學設計】相關文章:
◆您現(xiàn)在正在閱讀的《銳角和鈍角》教學設計及反思文章內容由收集!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!《銳角和鈍角》教學設計及反思【教學內容】第三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《銳角和鈍角》。
【教學目標】
1.讓學生能在直角的基礎上辨認銳角和鈍角,能用自己的語言準確地描述銳角和鈍角的特征。
2.經歷觀察、比較、操作等數(shù)學活動,培養(yǎng)學生的觀察能力、實踐能力、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,進一步建立空間觀念,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。
3.會用相關的工具畫出直角、銳角和鈍角,通過看、說、折、畫、拼、評價等多種形式的活動,學會與他人合作和交流,學會提出問題并運用一定的策略解決問題,初步形成評價意識,激發(fā)學生的創(chuàng)造思維。
4.通過實踐活動,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,建立自信心;通過生活情境的創(chuàng)設,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(shù)學。
【重點難點】
◆您現(xiàn)在正在閱讀的第六單元《整數(shù)加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(shù)》教學設計文章內容由收集!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!第六單元《整數(shù)加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(shù)》教學設計一、教學目標1、結合具體的情境,使學生理解整數(shù)加法運算定律對小數(shù)同樣適用,并會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小數(shù)的簡便運算。2、通過類比,推理的方法探索新知。二、教學重點、難點1.教學重點:加法運算定律在小數(shù)中的運用。2.教學難點:加法運算定律在小數(shù)中...
重點: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,以及對角和直角的初步認識來認識銳角和鈍角。
教學難點:能分辨銳角和鈍角。
【教具、學具的準備】三角板、活動角 、彩紙
【教學過程】
一、情境導入,復習舊知。
師:同學們,你們喜歡到游樂場去玩嗎?說一說游樂場里有哪些游樂項目?在這幅圖里你能找到角嗎?誰來說說看?(生說師畫)
師:彭老師從游樂場內選取了6個角。這些角都有什么共同的特點?
在這6個角里,有你熟悉的老朋友嗎?它們是誰?名字叫做什么?怎樣判斷?
二、細心比較,引出新知。
剩下的角你能根據(jù)大小把它們分成兩類嗎?分分看。
1、指名匯報分類結果,你把它們分成一類的原因。
板書:比直角小 比直角大
2、比較驗證:(指4名學生上臺驗證)
師總結:我們把比直角小的角字叫做銳角,把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鈍角。今天,我們就和銳角、鈍角來個親密接觸?。ò鍟n題)
3、提問:銳角有什么特點?鈍角有什么特點?閉著眼睛想一想,畫一畫什么樣的角是銳角,什么樣的角是鈍角?
4、猜一猜,他是誰?
5、在我們生活中,角無處不在。彭老師出示圖片,小朋友齊聲說說你找到了什么角。(衣領、吸管、剪刀、梯、紅領巾、五角星、紅領巾、三角板)
三、師生互動 ,鞏固概念。
小朋友表現(xiàn)的太棒了,下面彭老師就來檢查一下小朋友學的怎么樣,下面有4關需要你們開動腦筋、共同闖關,有信心嗎?等我們爬上高峰看看有什么驚喜等著我們。
1、判一判,下面的角各是什么角?
規(guī)則:銳角女生起立,直角靜坐不動,鈍角男生起立。
師總結:眼睛看不出來就用直尺上的直角比一比。完成數(shù)學書第39頁第2題。
2、畫一畫,畫一個銳角和一個鈍角。
(1)說一說怎樣畫角?(2)齊讀畫角的方法。(3)獨立畫角。(4)展示。
3、做一做,用活動角做一個角。
(1)學生跟老師一起玩角,怎樣讓角變大,怎樣讓角變小,你發(fā)現(xiàn)了什么?(角的大小與兩邊張開的程度有關)
(2)銳角、直角和鈍角的關系。
◆您現(xiàn)在正在閱讀的《銳角和鈍角》教學設計及反思文章內容由收集!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!《銳角和鈍角》教學設計及反思 角是可以變化的,如打開書、關上書的過程。
4、折一折,同桌合作,用一張沒有角的紙折一個銳角和一個鈍角。
(1)怎樣折銳角、怎樣折鈍角?
(2)用銳角扎扎自己的手心,再用鈍角扎扎自己的手心,感覺一樣嗎?(銳角比鈍角要尖,扎人很疼,教育學生課間不要玩三角板)
5、摸一摸,猜猜手中的角的名稱。
四、全課總結:
師:通過今天的學習,你有什么收獲?今天,我們借助老朋友直角認識了兩個新朋友銳角和鈍角,往后我們會借助他們學習更多有關角知識。課后思考:草坪里廣告牌的下端設計成什么樣更容易插進土里?
教學反思:
根據(jù)小學生好動、精力容易分散的特點,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,激發(fā)他們的好奇心,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學方法為主。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上,我力求做到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在具體的情景中學習數(shù)學,學生通過在找銳角和鈍角做角畫角創(chuàng)造角設計美麗的圖案等多層次學習活動中,培養(yǎng)學生觀察、操作、創(chuàng)新和想象能力。以下是我的兩點體會:
一、讓學生在富有童趣的生活情境中自主建立銳角和鈍角的表象
低年級的小朋友學習概念一般都要經過直觀感知──形成表象──抽象特征──內化成概念這一過程。銳角和鈍角的教學屬于概念教學。在第一環(huán)節(jié)的教學中,我就結合生活實際出示情境圖,情境圖就藏著很多角,你能把它找出來嗎?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,從而使學生知道數(shù)學來源于我們的生活。
二、讓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鞏固和應用銳角和鈍角的概念
活動化、個性化是課程發(fā)展的重要趨勢。為了讓學生在活動中做數(shù)學,我就讓學生在主題圖上找到角,并進行分類,引導學生去獨立探究,留給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,然后學生在分一分、說一說的活動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,自然而然地引出本節(jié)課的教學內容──銳角和鈍角。學生在操作過程中親身體驗什么樣的角是銳角,什么樣的角是鈍角。讓學生通過找角、折角、比角、動手去量角,感受角的大小。整個環(huán)節(jié)充分讓學生動手操作、自主學習,體現(xiàn)了新課程的精神。利用電腦的動態(tài)演示使學生再一次更加形象直觀地對知識進一步強化。再通過摸一摸,想一想為什么叫它銳角和鈍角.讓學生從表象到理解選樣的角是銳角和鈍角.通過活潑有趣的活動,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,讓學生在做中學,玩中學,體驗到探索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,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。
三、在驗證中完善,遵循數(shù)學的嚴謹性。
銳角和鈍角概念的判斷是以直角為標準,而在活動中又多次涉及直角。學生由于自身缺乏這方面的意識,很有可能僅僅用眼睛來判斷直角,這樣做無疑違背了數(shù)學本身所具有的嚴謹性和科學性。作為教師,適時引導、提醒學生借助有用工具,幫助他們對直角做出準確的判斷是責無旁貸的。因此,教學中,應在需要的環(huán)節(jié)組織學生對自己擺或畫的直角進行驗證,一方面讓學生把數(shù)學知識學活學巧,另一方面在注重開放性的同時也要遵循數(shù)學獨特的原則。
四、在交流中發(fā)展,體驗數(shù)學之樂趣。
課堂中教師應捕捉住每個交流的機會,盡可能地做到人盡其言。課堂中每個活動后,都要采取不同的方式給每個學生提供充分交流的時間和空間,鼓勵人人動腦想,人人開口說,互相提示,互相補充。在折角這一環(huán)節(jié),我讓學生用銳角和鈍角分別扎手心,同桌交流感受,學生很自然的得到一個結論:銳角比鈍角要鋒利,從而滲透安全教育。
【《銳角和鈍角》教學設計及反思】相關文章:
,
上課方式:"一對一"VIP班 "2-6人"精品小班 "10余人"大師班課程特色:名師輔導,高分保優(yōu)
小學文化課補習培訓暑假班搶先優(yōu)惠報名!
◆您現(xiàn)在正在閱讀的第六單元《小數(shù)的連加、連減及加減混合運算》教學設計文章內容由收集!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!第六單元《小數(shù)的連加、連減及加減混合運算》教學設計一、教學目標1、結合具體的情境,探索小數(shù)連加,連減及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,能正確地進行計算。2、能用不用的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,體驗算法多樣化。3、讓學生用遷移,類比的方法探索新知。二、教學重點、難點1.教學重點:小數(shù)連加連減及...